close

 

 


大部分的設計,我們都會給予一個框框加以限制,在框內安排主客體的位置,設計上是邊框,攝影就是相機的視框。大部分情況下,這些框是長方形的,而且對裡面的畫面有極強的影響力。雖然我們在安排的時候,都希望看的人對框內影像有更多想像與感受,但並不是每一張圖或照片都可以有這樣的效果(商品目錄與畫冊寫真集就有明顯差異),所以我們如何安排主客體的位置,讓想法與觀點呈現出來,除了大量的練習,也可以從理解構圖原理開始。

 不論是設計攝影前決定,還是事後調整,畫面的邊框都具有特定的動態影響力,在不同的構圖下,畫面的線條、造型和色彩之間的互動反而會取代外框影響力,這又取決於攝計人的選擇,框縁對畫面的影響可以強烈也可以微弱。 

在下圖中,可看到強烈受到橫邊、直邊和角落的影響,這三者作為照片中主角施力的斜線參照標準,製造了很強烈的視覺感與動感,設計者把框縁當成自己設計的一部分,強化主題。


視線的慣循路徑

人們在看作品時視線移動一般有規可循,大多數時候,人們會從畫面中間開始看,然後視線向左,返回向下,再往右,就像從時鐘的中心點-10點-8點-6點。用下圖舉例有點犯規,但也可以更好的說明:你會先留意女孩的臉,然後視線游移到她向上舉高的手,再逆時針往下經過她的白裙子然後到下方的手。你可以試著畫下自己的視線路徑圖,比對這張漂亮的照片,你會發現連後面的色彩都巧妙與視線路徑結合,視覺上增添了相當活潑的動感。

 

與邊框對齊

有些設計會刻意強調線條與邊框,甚至讓主體與邊框平行或對齊創造強烈的幾何性與視覺性,這樣的好處是避免雜亂感,雖然偶爾會讓人有太過齊整的感覺,但是這也不失為一種構圖的方法,特別是攝影師或設計師想要呈現某種效果時。

 

斜線張力

用各線條與外框間的互動,創造出額外的動感,即使原本畫面裡的斜線就有方向與動感,但是在周圍框線共同的架構下,畫面更有張力。設計很常用的構圖,是將不同來源的線條導引往同一個方向,集中焦點,這種安排的優點是用盡量簡潔的方式呈現主題,也很容易表現攝計人的心境。在下圖中,深色木頭的碼頭在畫面中勾勒出了「A」字型的的視覺引導方向,在兩線交會處將安排鮮豔的傘,整副圖集中且對比,看圖的人感受很明確。

圖中的斜線並非只能指向同一個方向,攝計時甚至可以用好幾種方向的線條構圖,運用得宜不只不凌亂,還會讓照片立體且充滿動感。就像畫了路線與方向的尋寶的圖一樣,視線跟著路線移動。

截斷線條的抽象感

最後介紹一種構圖比較特別,是通過比較誇張的手法,看似不完整卻已經完成。

大部分的攝計習慣,會保留主體的上下左右,但在某些特別的構圖中,畫面的主體反而不是整體,而是其中不尋常的線面與質感。在上下或左右擠壓主體去除部分的真實感,迫使觀賞者摒棄環境脈絡,專心注視畫面的部分,更強烈的感受攝計者的情緒。

還有其他很多種安排主體位置的方法,但最重要的,還是不斷的練習與多觀摩別人的作品,以及,用心攝計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ageDJ 典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