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阿布達比羅浮宮』(Louvre Abou Dabi是一座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(État des Émirats arabes unis)首都「阿布達比」(Abou Dabi),由法國知名建築大師Jean Nouvel設計的美術館,目前正在興建中,預計最快將於明年(2015年)開幕。2007年,巴黎羅浮宮曾宣布將有一座「新羅浮宮」成立於阿布達比,指的就是阿布達比羅浮宮。而它的興建也是法國政府與阿布達比《30年文化合作協議》(l’accord de coopération culturelle sur 30 ans)中的一部分。

為了這個由Jean Nouvel構思孕育,規模龐大的博物館興建計畫,以專門報導「建築與設計界未來藍圖」為宗旨的DesignBoom雜誌網》特別提供一個獨特的機會,讓我們能夠進一步了解由當代知名圖像設計大師Philippe Apeloig所設計的「視覺識別」圖像(identité visuelle,也就是VI企業視覺識別)。(參考資料2

1  阿不達比羅浮宮將以「新羅浮宮」之姿誕生,成為孕育藝術文化的新搖籃。圖片來源GraphéineLa nouvelle identité du Louvre Abou Dabi!

 

《阿布達比羅浮宮建設計畫》,有如埃及法老王(pharaoniques)時期的工程般浩大:已有共約5,300名的工人投入工作,以讓這座位於城市海岸邊,一個名叫「薩迪亞島」(l’île de Saadiyat)上的博物館能趕在2015年的12月開幕。而這座64,000平方公尺的「藝術建築」,除邀請到世界當紅建築師Jean Nouvel設計,地點也特別選定在阿拉伯首都,「博物館與觀光之城」-阿布達比的中心。當然,這項浩大工程的背後,也免不了伴隨了不少波瀾與批評的聲浪......

其實,從法阿決定在2007年簽訂《30年文化合作協議》起,就曾激起奧賽美術館(musée d’Orsay)前主任Françoise Cachin的極力反彈。Françoise Cachin以她在法國藝術界的權威地位領頭發聲,號招Jean ClairRoland Recht一同署名,於20061213日在國際性法媒《Le Monde世界報》上發表一篇標題名為《博物館是非賣品(Les musées ne sont pas à vendre)》的文章,陳述強烈地反對與批評。這個舉動很快便引起熱烈地迴響,吸引了超過5,000人加入聯署,其中包含許多藝術史學家、策展人及學者。

 

2  反對《阿布達比羅浮宮建設計畫》的學者專家們曾在《Le Monde世界報》上發表:題為『博物館是非賣品』的文章,陳述強烈地反對與批評。圖片翻攝自:Le Monde

 

Françoise Cachin來說,羅浮宮加入這項好大喜功、「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式」(Las Vegas des sables)的計畫,是一種「『博物館工作道德』中駭人的失控漂流」dériveterrible de l’éthiquedu travail des musées)。面對這樣的爭議性言論,曾推動《大羅浮宮擴建計畫》的法國前文化部長賈.克朗(Jack Lang)給予這項計畫正面地肯定,並提出另一種詮釋:阿布達比羅浮宮將是「阿拉伯國家中的『法國風』talent français

「巴黎羅浮宮」就是一個成功的先例,是博物館轉型成為『品牌』(marque)的優良典範,藉由「典藏及獨特技術(savoir-faire)的授權」就帶來了極為可觀的收入。雖然將「典藏品商品化」marchandisation)仍有許多的發展空間,但身處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中,羅浮宮也不是個省油的燈,若巴黎也陷入石油危機之中,那它也可能會像古根漢美術館(Guggenheim)般地心甘情願地被趨勢所吞沒。而羅浮宮承襲的珍貴典藏現代藝術特色特有的創造力,讓法國在世界上一直都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,可以說是功不可沒。

    「典藏品商品化」的做法在國外早已行之有年,臺灣近年也開始急起直追,其中,以「臺北故宮」最具代表性。相關介紹請參閱另一篇文章:臺灣文創觀|創新古早味x競賽媒合x故宮典藏包

 

3 Louvre_Museum_Wikimedia_Commons  巴黎羅浮宮獨有的珍貴典藏、特色、創造力,讓法國在藝術界中一直都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,不但是法國的代名詞,也是一個「品牌」。圖片來源:Wikipedia :louvre/Benh LIEU SONG

 

透過這次《阿布達比羅浮宮建設計畫》中兩位大師-Jean-NouvelPhilippe Apeloig-的聯手合作,羅浮宮將會繼續向世界散發它特有的璀璨之光!讓我們來觀看這一系列精采的「VI視覺識別」作品吧!

 louvre_abu_dhabi_logotype5 louvre_abu_dhabi_logo  當代知名圖像設計大師Philippe Apeloig為「阿布達比羅浮宮」特別設計的VI圖像。圖片來源GraphéineLa nouvelle identité du Louvre Abou Dabi!

 

這是一個相當討喜的Logo,風格簡約,象徵出建築的「精神空間」(la dimension spirituelle),同時也將博物館所在地的特殊氣候「視覺化」(transcrit visuellement)。如何完美的配置畫面中代表光線的白色線條,以充分展現出建築特色,並保留區塊中極佳的「熱度」(chaleur)與「光度」(luminosité)對比,可能是Logo設計中最大的挑戰。

那一道道光線,如剛穿透阿拉伯特殊窗格『moucharabiehs』般,被切割得細碎,撒落一地。在建築大師Jean Nouvel的設計巧思下,整座美術館就像由許多「結構性的元素」組合而成的裝置藝術品(assemblage),這些元素既「相連」又彼此「分離」;Philippe Apeloig設計的Logo便延續了這樣的概念。

 

6 Alahambra4  傳統阿拉伯建築中的moucharabieh窗格。圖片來源wikipedia : moucharabieh/Patrick.charpiat

 

這些線條用抽象的方式影射出這座「藝術建築」自然流露的水平特質,強化它坐落位置的「近海印象」。同時,它們也以非語言的形式,象徵性地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腳色-「一座跨文化橋樑的誕生」

 

louvre_abu_dhabi_logo_grille  阿布達比羅浮宮的Logo設計蘊含了多層面的文化與精神意涵。圖片來源GraphéineLa nouvelle identité du Louvre Abou Dabi!

 

  

從上面這張圖,我們可以看到圖像中隱藏了阿布達比羅浮宮的「建築符號」,它們彷彿遊戲般地躲藏在線條結構中,等著我們去發掘;又像是字體投射出的線條,有力而活潑。

Logo旁伴隨著兩種字體(typographies),「Frutiger字體」代表的是西歐,另一套字體則是由年輕的黎巴嫩設計師Kristyan Sarkis獨創設計。

 

louvre_abu_dhabi_logotype_croquis-typo  Philippe Apeloig親手繪製的Logo設計手稿。圖片來源GraphéineLa nouvelle identité du Louvre Abou Dabi!

 

經由國際級設計大師的加持,阿布達比羅浮宮的落成想必會越加精彩。希望在不久的未來,我們能看到更多精彩的設計作品!期待美好作品不斷地推陳出新真是人生一大樂事呢!

查看【巴黎羅浮宮le Louvre】相關圖片素材http://goo.gl/nQxnh5

 

參考資料來源及出處(含圖/文):

  1. 1.       Louvre Abu Dhabi: Home(阿布達比羅浮宮官方網站)
  2. 2.       GraphéineLanouvelle identité du Louvre Abou Dabi!(法文)
  3. 3.       WikipediaLouvre Abou Dabi(法文)
  4. 4.       DesignBoom magazine
  5. 5.       Le Monde: Les musées ne sont pas à vendre, par Françoise Cachin, Jean Clair et Roland Recht(法文)
  6. 6.       WikipediaLouvre
  7. 7.       Wikipedia : moucharabieh(法文)

 

 

尊重智慧財產,歡迎轉載引用但請保留作者名稱及來源

非經允許不得任意刪除或修改部分內容,否則依法究辦

ImageDJ 典匠資訊版權聲明

 

arrow
arrow

    ImageDJ 典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